close

桃園縣解說員邱標鎮:「這個地方看下去,就是我們老先生(老蔣總統),以前最喜歡的家鄉,因為他沒有辦法回去,所以他常常就看到這裡,想念家鄉,尤其他心情不好的時候,也常常會來到這邊,這個也是比較特別的。」



只要一和大夥兒講到家鄉桃園的風景,邱標鎮說起話來,就滔滔不絕,不停帶著大家從各個角度,看家鄉的腳步,更沒有因為人生的另一個階段,而停下來。

幾年前,邱標鎮從大專院校專教導覽課程的教師退休後,總覺得閒不下來,還有一份使命感應該繼續。

邱標鎮:「這片這麼美的美景,沒辦法推銷出去,而且我們又懂這個,所以呢,會更有一種迫切的感覺說,我們一定要利用很多機會,把這些把它推出去,那唯獨能推出去的,能幹什麼呢?就跟我們教書一樣,先把種子布下去,所以呢,第一個首要的,我們就希望,在山上開訓練班。」

剛好,幾年前,各鄉鎮為了發展觀光特色,陸續開設導覽課程,而且請了退休的邱標鎮來任教,不過地處山區的復興鄉民,卻對邱標鎮的導覽課興趣缺缺。

復興鄉民江枝清:「當時是外面很多開的課程,但是我們在山上住,都覺得不方便,所以都沒有下去,偶爾鄉公所會辦一個3天、2天的,參加一下,可是那3天、2天,坦白講,是真的不夠的。

一身原住民打扮的江枝清,幾年前,從國小教務主任退休後,剛開始,和山上其他居民一樣,都不太想來學導覽,不過,有一個問題,大家也都漸漸意識到。江枝清:「那個時間,大概經濟不景氣,包括買氣也都不旺,商圈都說,過去遊客會出手很大方,後來慢慢就萎縮、萎縮。」

為了觀光復甦,又得要讓大家願意投入,後來,還是邱標鎮想到了解決方法。邱標鎮:「這個不難嘛,我說,我們把這個工作團隊拉到山上來,我說這個可行的,後來,真的就照這個方式來做,我們就一期、一期的來開這樣子。」

把導覽課開上山的這7年中,來學景點導覽的,大多是復興鄉做生意的商家,邱標鎮就發現,大家幾乎都有一個共同問題。

邱標鎮:「剛開始,他會覺得就是,他會感覺說,我學了這個有用嗎?我覺得這個,對我做生意有幫助嗎?這個是他們比較強調的,為什麼呢,因為他會覺得說,我學了這個,第一個讓我作生意,能多賺一點錢,這是他們所比較強調的。」

邱標鎮知道,大家對於沒有立即實用性的導覽課程,帶有疑慮,尤其來報名的學生裡,稍有年紀的,又佔了大多數,要燃起大家重新學習,認識家鄉的動力,再義務把這些分享給觀光客,可就得曉以大義一番了。

邱標鎮:「我們就是從最粗淺的,我說你們學的很簡單,為什麼呢,我們在地的這些,所有的解說、所有的景點、所有的故事,你不用再學,因為你在這裡成長了,幾十年,你閉著眼睛也知道,那一個點、在哪一個位子,所以,我覺得這個對他們來說,是很輕鬆的,所以我們用這樣的方式,讓他們慢慢的才能夠接受,不然剛開始,他覺得我要學這個,又要記這個,對他太辛苦了。」

一邊要幫大家喚起家鄉的風景和人情趣味,好讓遊客多認識一些,邱標鎮在教導覽時,特別採走動式教學,把學生們帶到景點來,眼前的溪口台地,眼底有綠水,還能眺望青山,邱標鎮拿出他實地走訪好幾次拍到的照片,好讓大家看到同一景點,隨著天色變化,不同風貌,利於解說。

邱標鎮:「像今天的水,雖然是滿水位,那各位也看到了,有沒有,會有一點混濁,有沒有,那我們在混濁的時候,可以(拿照片)跟各位介紹說,你來到我復興鄉,來看這個美景,縱然下雨天來,看到混濁的,也有漂亮的顏色,也有美的一個,那好天氣來的時候,我們又有第二道的一個景。」

事先做好充足的教學準備,那是因為還沒上山,邱標鎮就聽到了質疑的聲音。邱標鎮:「他們會覺得說,怎麼會請一個外來的人,來主導這個,來教這個課程,他很訝異,所以呢,他們剛開始,本地人也有一點,就是看熱鬧,覺得你這個外鄉人,來到我這裡,真的可以把我們本地,把它起死回生,炒做一番嗎?真的是當時,他們有一點點懷疑的心態。」

邱標鎮後來才私下透露,其實,他早就在接下教學任務之前,帶著相機到處探訪復興鄉山水,四處調查、蒐集素材,才能做到讓本地人心服口服,尊稱他一聲「邱老師」。

復興鄉民:「譬如說,我們帶這團人員的時候,人數上,要怎樣能夠使怎個隊伍,很流暢,解說方面不要有差錯,這一點,我想是不是請邱老師,可以幫我,邱老師回答。」

邱標鎮:「那這個,我是比較建議各位,你在走這樣的路線,辛苦的時候,我們可能走到一個固定的景點,我停下來,停下來,讓大家都集合好,我再來開講、再來解說,而不要邊走邊講,因為邊走邊講的時候,可能會造成您的困擾,因為你在這樣走的時候,後面的人跟不到,就聽不到。」

邱標鎮很開心,鄉民們終於在學習的過程中,開口向他提問,因為這也表示,大家真的開始重視導覽課程了,尤其是穿著原住民服飾的江枝清,常常提出了導覽時,容易遇到的問題。

江枝清:「你絕對沒有辦法一下子答出來。」邱標鎮:「對,沒有錯。」江枝清:「那這個,只好說,『待查樹』,幽默一點,你電話留下來。」邱標鎮:「對。」江枝清:「所以碰到很多事。」邱標鎮:「有困擾。」

邱標鎮:「有一些我們看到的東西,不一定馬上知道,所以像這種情況,萬一真的當場沒辦法解決,在我們觀光導覽的一個部分,我們會請他留下電話啦,或留下電子郵件信箱,我們可能傾向於說,沒有問題,我們可能隔幾天以後,再把資訊,隨便回答給他知道。」

江枝清從邱標鎮身上,學到導覽員要最忠實、誠懇的把家鄉介紹給遊客,當然,還可以融入一些即興的趣味和活潑。

唱歌、跳舞,可以增加導覽特色,坐下來,品嚐特色美食,也是邱標鎮的教學之一。邱標鎮:「像在這個地區,因為有這個,我們角板山比較特殊的植物,就是到處都有,所以,我們就推了這樣的植物,然後,做成所謂的馬告咖啡,我們講,這個就是具備了民族的特色,其實,也可以發展成我們當地的產業,所以這個,我感覺說我們復興鄉這個部分,還可以加強。」

來跟邱標鎮學導覽的有好幾位,都是在復興鄉,形象商圈開店的老闆,邱標鎮沒忘提醒大家,結合文化,發展地方風味餐;像是呂老闆家,就是以復興鄉特產的溪蝦、香菇,入菜酥炸,當地盛產的貴竹筍,正好用來熬煮溫補的雞湯。 復興鄉餐飲店呂老闆:「上這個課程,因為我們復興鄉,街上這個店,大部分都是自己本身在做,沒有另外再請師父什麼,所以人手是有限的,所以大家還是認為說,你上午上這些(導覽)課喔,時間方面沒有辦法配合。」

當初,邱標鎮來到呂老闆的店裡,邀請他也來參加導覽課程,得到的回覆,就是沒空、沒意願,後來還是呂老闆的爸爸,被邱標鎮說服。

邱標鎮:「我們應該另一個角度講,就是說其實上完課回來,你爸爸老闆跟媽媽這些,都會知道其實他對觀光客的接待,以及各方面,在我看,是有很多改變的,為什麼會這樣講,第一個,他對客人絕對很親切,絕對會,這是我們在那邊,教導某些在一個素養的課程裡,會讓他做一個改變,你把觀光客很尊敬、很那個,你看那客人,以後回來訂餐的機率,就會變高。」

山上的居民,看邱標鎮整天跑來跑去,只為了說服大家,來學認識家鄉和導覽,希望把復興鄉的景點推銷出去,終於,讓形象商圈漸漸熱絡起來;只是,畢竟復興鄉部分景點,具有特殊意義,牽涉到歷史背景和政治氛圍,邱標鎮在教課過程中,面對遊客,一度牽動敏感神經。

邱標鎮:「像有時候,遊客呢,他會說這個老蔣,以前他,你看228事變的時候,怎麼樣,怎麼樣的,殺了多少人,那這種嗆聲的時候,我們身為一個解說員,我們比較期待的就是說,儘量讓大家平靜下來,這個歷史畢竟是歷史。」

政治歸政治、歷史歸歷史,這天角板山園區裡,來了一群從台中來的遊客,邱標鎮還是很熱情的,四處為遊客們解說。邱標鎮:「蔣先生的,只要他住過的這些賓館,原則上是說,他要住比較久的,要很講究,有做戰備地道,一般像你說棲蘭山那些的,都沒有,那個很簡單。」

邱標鎮是真心希望,身為一個解說員,還能帶著大家穿梭歷史、弭平傷痕。邱標鎮:「身為一個解說員、一個導覽員,會有一個衝動,覺得說,這些這麼美的景點,為什麼沒有把它介紹出去,而讓我們的遊客看一看,結果覺得,到你這邊來,也不過如此,那種感覺,我們就會心裡有點受傷,所以,我們常常會有這種衝動的地方,看到他們在閒聊,聊得,只是就是坐下來聊聊天而已,那就有一點太可惜了,我很會站在一個角度,很期望說,把這個美美的家鄉,我們的故鄉,貢獻給所有全台灣、全中國的人,都讓他認識,這是身為每一個解說員的一個衝動。」

就因為這股衝動和使命感,邱標鎮還曾經,把一群向他抱怨桃園沒什麼好玩的觀光客,帶到石門水庫,想和三峽大霸一別苗頭。

邱標鎮:「三峽的大壩很大,可是,問題來了,他們沒辦法這麼親近,我們的石門水庫,雖然小而美,可是,我們的石門水庫,到處可以讓進來,可以親近,包含洩洪道,包含壩底、壩頂,還有周邊的環湖道路等等,那種感覺是很美,而且在水位好的時候,水位滿的時候,那種感覺是很好,也一樣,可以乘坐遊艇。」

退休後,因為導覽志工的工作,邱標鎮的足跡幾乎踏遍家鄉桃園,不只山上的復興鄉、水邊的石門水庫,龍潭的花生糖工廠的老闆、老闆娘,也把他們的理念,說給邱標鎮聽,希望聽聽邱標鎮的建議,努力結合在地美食和觀光。

花生糖店老闆溫光士:「一般的那個傳統花生軟糖會黏牙,很甜膩,所以,經過我們這一代改良以後,就是不會黏牙,我們擔心觀光客,來這邊還是買到一樣,一般傳統的花生軟糖,所以,我們就是經過改良以後,希望說來到龍潭。」

把改良花生糖,當成促進家鄉觀光的動力,幾十年的花生糖老廠,動了起來,邱標鎮的腳步,也走得更勤,在龍潭三坑老街的廚房裡,發現了還有更多傳統美食,應該被保留,還有助於觀光。

邱標鎮:「她們也都是非常道地的,就是我們這些,客家的媳婦、媽媽,所以,她們對做這些,其實這些,都是她們原來的從小的家鄉料理,她們現在只是把它更,把它具備成像商業化這個樣子,讓所有的遊客來品嚐到,更進步、更有味道,更有那個觀光的味道的美食。」

廚房裡的阿琴,純手工做的湯圓,白的、粉紅的剛起鍋,配上韭菜,就是傳統客家湯圓的味道。邱標鎮:「我想了解說,你這個料子裡面,那些真材實料,比較多的?」三坑老街店家阿琴:「豬肉、香菇,還有蝦仁,蝦仁,還有放蒜,蒜。」邱標鎮:「有沒有那個紅蔥頭,我們客家人常用的?」阿琴:「有有有。」

阿琴常說,要不是邱標鎮帶著學生來這裡做導覽,老街說不定就被漸漸遺忘了。阿琴:「雖然,邱老師他不是我們當地人,可是他的心,就有放在我們這邊,三坑老街這邊,他就是希望,要把三坑老街這邊的當地的美食,這樣子推出去。」

隔壁阿秋姨家的牛汶水,道地的客家點心,現在其他地方幾乎很難見到了,純糯米先泡,再磨、再壓乾,經過好幾道繁複的手續成型,最後淋上黑糖、漿汁,灑上花生、芝麻。

三坑老街店家阿秋:「就像牛在池塘玩水,玩水的時候,他不是有一點那個,(背)後面跑出來,我們就給它取做牛汶水,我們就沒有丟掉啊,這個是傳統的留下來的啊,以前我媽媽就做起來,然後我就學起來,我們時常還做來吃。」

可惜阿秋姨的女兒,還沒學下這手藝,每逢假日,阿秋姨忙著在做牛汶水,還好,有懂得這樣客家傳統小吃的邱標鎮,常在這裡做導覽,解說給路過的觀光客,不然,快要失傳的老味道,就更難讓人知道了。

三坑老街的商家雖然不多,但家家各有特色,邱標鎮也一視同仁,仔細探訪每家特色,再一一介紹給老街遊客。邱標鎮:「你這個我們菜包的皮,是用純糯米的嗎。」店家:「不是,糯米跟蓬萊米。」邱標鎮:「要兩個混的?」店家:「對,不能純糯米,對,不行,純糯米的話會軟,像那麻糬一樣。」

家裡賣菜包的阿香,包子餡裡,炒進滿滿的蘿蔔絲、香菇、瘦肉、蝦皮,包子皮混進糯米的香Q,包子底,還鋪了一片柚子葉。

邱標鎮:「你為什麼要用這種的葉子,這是什麼葉?」阿香:「這個是文旦柚的葉,文旦柚的葉子。」邱標鎮:「為什麼要用這種呢?」阿香:「因為以前老人家啊,就喜歡說,這個葉子蒸起來會很香。」

也因為解說志工的工作,邱標鎮常常在自己的家鄉,邊走、邊吃、邊玩。邱標鎮:「在這個走動的時候,我會感覺就是說,第一個,可以鍛鍊身體,第二個,當解說員呢,我們沒有利,沒有為了利益,所以你不會說,我來這裡,一定要得到這筆利益,你才覺得,我願意上山來做,你沒有得到利益,你就會灰心了,不想走了,所以,解說員大部分投入這個行業的,大概都是無怨無悔,大部分,都會一頭埋下去,繼續的到他終老為止。」

不為利益,只想自己家鄉的好,不要被漠視,所以若要說到推銷自己家鄉的風景,邱標鎮的努力挖掘,奔相走告,克服困難,上山下海,真可以說是家鄉風景的最佳推銷員。

文章來源: TVBS
arrow
arrow

    食品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